在金門當過兵的人應該很少人沒登過太武山,在 "毋忘在莒" 前拍張照片的吧!原本的計畫是趁著退伍前比較 "老" 、假也多的時候,再去好好逛一逛金門的各個名勝。沒想到退伍前的一個兩國論,搞的前線緊張兮兮,擺老的日子竟然是每天全副武裝就寢 (當然啦,鋼盔是放床頭),然後又是漢光演習、高裝檢的,原本期待的假全都泡湯了!直到坐上返台的船才發現,我竟然還沒上過太武山!這兵不是白當了嗎!
戰地篇
匆匆竟然十一年過去了,直到這次老爸主辦的金門返鄉之旅,才有機會實現這當初的遺憾!出了尚義機場,隔著車窗努力的看這窗外一景一物,試圖找回一些當初的熟悉。直到來到這太武山忠烈祠前的 "天地正氣" 牌坊,總算有點感覺了,當時每次坐公車來防衛部洽公,可都是在這下車的。
順著忠烈祠旁的步道往上,就可以登上太武山頂啦!原來這就是 "毋忘在莒" 啊!一個字可就有一個小磊的高度,看來果真頗有氣勢的!
太武山的倒影塔旁遠眺,好一個漂亮的農村風景啊!
下一站來到八二三戰史館&榕園。看到這輛保養得簇新的M41戰車,真是分外親切!想當初我也是M41的車長啊!那時候M41就已經算是骨董級的了,現在應該全都退役了吧!
現在的八二三戰史館改的令人耳目一新,更有參觀的價值了!話雖如此,這個被打得千瘡百孔的心戰大喇叭,卻還是最吸引我的鏡頭,也許是因為十一年前我也在這看過它吧!
騎著自行車來到北山洋樓,瞧著這殘樓,似乎還能想像當初古寧頭戰役的慘烈
觀光團不會錯過翟山坑道。還記得翟山坑道是我當兵那年開放參觀的,當初也趕熱鬧來過幾次。再次重遊,還是不禁要讚嘆這工程的偉大!
接下來是著名的擎天廳,當初為了防大陸炮襲,硬是在堅若鋼鐵的花崗岩太武山腹開鑿出這麼個令人嘆為觀止的集會廳,!當兵時也來過幾次,不過那時後可是戒備森嚴,沒想到現在竟然以觀光客的身分再度照訪!
風情篇
金門不能不拍之一:風獅爺
金門不能不拍之二:公共電話亭
除了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莒光樓也是金門的招牌地標
比起白天,夜晚的莒光樓似乎風華更勝!
登上莒光樓遠眺一水之隔的廈門島,相機打到望遠端,竟然直接可以照到對岸廈門的高樓大廈了!
金城街上的貞潔牌坊,記得旁邊有超好吃的金門廣東粥,就是那種煮到完全看不到米粒的粥,只可惜這次沒時間停下來品嘗了
也是金城必遊景點之一的模範街
位於成功的陳景蘭洋樓,當初為了躲避大陸炮火,金門高中遷校到此。老爸也曾經在這邊唸書,直到八二三炮戰時政府將中學生撤到台灣唸書為止
金門另一個著名的洋樓 -- 水頭的得月樓
雖然外表是洋式建築,不過裡面可是道地的閩南風格
海灘篇
鬼條砦外戲水的人潮,這也許是只有在金門看得到的景象
夕陽西下,一切人為的工事逐漸隱末在黑暗,還原成真正的金門海灘
來到小金門,湖井頭據點一定不會錯過。即使兩岸已經如此開放,進入碉堡後,大夥還是搶著透過望遠鏡觀察對岸
離開湖井頭,來到 22 據點。這邊的風景還不錯呀!
鏡頭拉到最長,哇!對岸可真繁榮啊!我想,這應該不是在古寧頭看到的樣板屋了吧
老家篇
既然是老爸的返鄉之旅,老家在這次金門行可是重要的行程!這是大伯住的東埔,旁邊兩棟閩南建築,一個重新整修過,另一個也保存的非常好。要找正統的閩南建築,來到金門絕對不會讓人失望的
回到呂厝,第一件事就是回家廟祭祖。幾年前叔柏輩的集資重新整理了家廟,現在已經煥然一新了!和當初當兵時看到的已經完全不一樣了
老家也重新整理過了,這間是馬背形式的屋頂
另外一間老家整理過的燕尾飛簷竟如此漂亮
火旺人旺,全家人拜完阿公阿嬤之後在老家門口前燒金。金爐火燒得旺,相信阿公阿嬤也會保佑我們一家人興旺 ...